日本專家呼吁:特殊人群應謹慎進行免疫治療
《JAMA Oncology》在線發表一項新研究認為:晚期癌癥患者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可能有害無益。
美國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倫理和健康政策醫學助理教授Ravi B. Parikh的一項研究分析了280個來自美國癌癥診所的病人數據。該研究納入了2014年1月~2019年12月期間接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作為一線治療或其他治療的34131例患者,均為新確診的復發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尿路上皮癌(UCC)、腎細胞癌(RCC),肝細胞癌(HCC)的患者。研究人員觀察了符合臨床試驗條件的患者和那些沒有資格參加試驗,但仍接受了ICI治療患者的生存結果。
通常,不符合臨床試驗條件的患者不可以參加臨床試驗。然而盡管如此,醫生還是優先對他們使用免疫療法。不符合臨床試驗條件的患者約占癌癥患者總數的30%,與符合試驗條件的患者不同,他們的病情通常比較嚴重,年齡更大,更容易出現副作用(包括死亡)。 但矛盾的是,如果將這一群體排除在臨床試驗以外,將意味著沒有足夠的數據來說明哪些治療方法可以使這一特殊群體受益。"因此,我們只能從較健康病人的結果推斷相對狀態不佳病人的結果,但這有可能是錯誤的治療。“ Parikh教授說到。
該研究中的34131名患者里,有9318人因病情進展或器官衰竭不符合參加ICI臨床試驗的條件,但這些患者中多達30%的人接受過臨床試驗之外的ICI治療。 Parikh教授及其同事發現,不符合試驗條件的患者在接受ICI單藥治療、ICI聯合治療或其他治療,12個月和36個月時不同治療的總生存期并沒有差異。事實上,在治療開始后6個月內,ICI單藥治療反而有害。
即:
相比身體狀況較好的患者,身體狀況較差的癌癥患者更傾向于使用免疫治療;
但是,在身體狀況較差的癌癥患者中,免疫治療并沒有很好的效果,12個月和36個月時的平均生存時間與不使用免疫治療的患者相近,6個月時的平均生存時間反倒更短。
Parikh教授建議:" 不推薦身體狀況不佳和/或有器官衰竭的患者接受可能無效,或可能造成有害副作用的治療。臨床醫生在治療此類患者時,應謹慎使用ICI療法,并仔細權衡預期的生存益處與早期死亡,以及不良反應的可能性。雖然免疫治療總體上副作用少,是非常好治療選擇,但沒有證據表明免疫治療對這一人群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