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egceo"></samp>
  • <strike id="egceo"></strike>
  • 日本就醫網

    日本專家解讀2020歐美臨床腫瘤學會年會消化道腫瘤治療最新進展

    日本就醫網 2020-11-09 11:13:44發布

    2020年10月22日~24日,2020年第58屆日本臨床腫瘤學會(JSCO)年會在日本東京舉行,本次年會有超過9000余名專業人士與會。日本國立癌癥研究中心東病院消化內科的吉野孝之※2教授在年會上發表演講,解讀了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ASCO 2020)、歐洲臨床腫瘤學會年會(ESMO 2020)上消化道腫瘤治療的最新進展。

    食管癌:K藥聯合化療,成為晚期食管癌一線治療新標準

    對于晚期食管癌的二線治療,2019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消化道腫瘤研討會(ASCO-GI 2019)上公布了 KEYNOTE-181的 III 期臨床研究成果, K藥(帕博利珠單抗)對比化療可顯著改善PD-L1 陽性的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總生存期(OS);同年歐洲臨床腫瘤學會(ESMO)年會上,ATTRACTION-3 的III 期臨床研究首次公布結果,O藥(納武單抗)對比化療顯著改善了患者的總生存期(OS)。目前,這兩種免疫治療藥物均可在日本用于晚期食管癌的治療。

    對于晚期食管癌的一線治療,ESMO 2020上公布了KEYNOTE-590 III 期的研究成果,相比當前的標準一線化療方案,K藥(帕博利珠單抗)聯合化療(順鉑&5-FU),可顯著改善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總生存期(OS)和無進展生存期(PFS)。吉野教授表示,無論PD-L1的表達程度如何,都已證明其有效性, K藥聯合化療應成為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食管癌患者的一線治療新標準。

    此外,III期臨床試驗CheckMate -577的研究結果顯示,與安慰劑相比,O藥(納武單抗)作為輔助治療治療用于經新輔助同步放化療(CRT)和手術切除的食管癌及胃食管連接部癌患者,無病生存期 (DFS)顯著改善。吉野教授表示,對于II期、III期食管癌和胃食管連接部癌,日本的標準治療為不包含放療的術前化療+手術;目前日本正在開展一項評估術前順鉑+氟尿嘧啶(CF療法)、術前多西他賽+順鉑+氟尿嘧啶(DCF療法)以及術前放療+CF療法的三期臨床JCOG1019。對于CheckMate -577的研究結果,吉野教授進一步表示,現階段僅顯示出對無病生存期(DFS)有改善,同時還需注意日本患者中腺癌偏多這一背景;雖然可以將O藥作為放化療后根治性手術同步的選擇,但仍需進一步考察總生存期(OS)數據以及對JCOG的臨床試驗結果進行分析。

    胃癌:HER2陽性三線治療T-DXd,陰性一線治療化療+O藥。

    ASCO 2020上公布了II期臨床研究DESTINY-Gastric01的結果,抗體偶聯藥物(ADC)Trastuzumab Deruxtecan(T-DXd,也稱DS-8201)作為HER-2陽性晚期胃癌的三線治療,對比紫杉醇或伊立替康,在緩解率和總生存期(OS)上有顯著改善。吉野教授表示,T-DXd已經于今年3月在日本獲得批準,可作為標準療法。

    HER2陰性胃癌的一線治療,ESMO 2020公布了一項名為CheckMate -649的關鍵III期臨床研究。試驗分為化療組、化療+O藥(納武單抗)組、化療+O藥(納武單抗)+Y藥(伊匹單抗)組,與單獨化療相比,O藥(納武單抗)聯合化療用于PD-L1 CPS≥5晚期胃癌患者,總生存期(OS)和無進展生存期(PFS)顯著延長;PD-L1 CPS>1病例和不考慮CPS的所有病例在延長總生存期(OS)上均有意義。

    還有一項針對亞洲HER2陰性、評估O藥用于晚期或復發性胃及胃食管交界處癌,聯合化療對比一線單獨的ATTRACTION-4研究。研究發現,與化療組相比,O藥+化療組的無進展生存期(PFS)顯著改善,但對總生存期(OS)無改善。

    在ASCO 2019上公布的KEYNOTE-062 III期的臨床研究結果,K藥(帕博利珠單抗)聯合化療,對PD-L1+([CPS] ≥1)胃癌/胃-食管交界處癌患者無明顯差異;對PD-L1+([CPS] ≥ 10)以上患者也無顯著性差異。

    吉野教授表示,從上述3個臨床試驗的結果來看,CheckMate-649的總生存期(OS)和無進展生存期(PFS)顯著延長;ATTRACTION-4的無進展生存期(PFS)顯著改善;包括KEYNOTE-062在內,客觀緩解率(ORR)提升了 10%。因此,關于O藥作為HRE2陰性胃癌的一線聯合治療,適用對象是全病例還是以CPS 5劃分尚有爭議,但已經可以說它是標準治療方案。吉野教授個人認為可以將所有病例作為對象。

    結直腸癌:K藥單藥成為MSI-H的一線治療。

    ASCO 2020上公布了KEYNOTE-177 的Ⅲ期研究成果,帕博利珠單抗作為微衛星不穩定性高(MSI-H)或錯配修復缺陷(dMMR)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一線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雖然總生存期(OS)還有待日后分析,但與標準化療相比,帕博利珠單抗顯示了無進展生存期(PFS)的延長意義,患者生活質量(QOL)也有所改善,因此可以考慮成為MSI-H結直腸癌的一線治療。

    ASCO 2017上曾公布了一項根據6項調查持續(3個月vs6個月)輔助化療(以奧沙利鉑為基礎的術后化療)III期結腸癌患者的前瞻性分析(Ⅲ期臨床試驗),旨在確定3個月化療是否和6個月化療一樣有效。雖然主要終點尚未得到統計學上的證實,但較短期3個月療程的化療與標準6個月化療相比較,會使3年無結腸癌幾率降低0.9%(74.6%VS75.5%),且不良事件的發生有所減少。這一研究結果對各國的指南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日本曾經擔任了這6項臨床研究中的1項,ACHIEVE III期試驗,研究發現3個月化療的3年無病生存率反而更勝一籌。

    IDEA(國際輔助化療方案持續評估)分析顯示,低風險組CAPOX方案化療3個月有效,高風險組FOLFOX方案化療6個月有效。但是,低風險組使用FOLFOX方案,高風險組使用CAPOX方案時,目前尚不清楚化療時間應該選擇3個月還是6個月。

    本次ASCO 2020首次公布了總生存期(OS)數據。雖然不能證明接受FOLFOX或CAPOX治療3個月與6個月相比存在非劣性,但所有患者中,接受3個月和6個月治療的患者5年總生存期(OS)比例分別為82.4%和82.8%,絕對值差異僅為0.4%。吉野教授表示,低風險組選擇CAPOX治療3個月,即使是高風險組,在某些情況下也可以選擇3個月的CAPOX方案。從ESMO 2020上發表的ACHIEVE試驗的OS結果分析來看,日本患者也觀察到了相同的趨勢。

    近年來,歐美對于晚期直腸癌的治療有了新觀點,即全程新輔助治療(TNT)的概念,經術前化療或放化療之后再進行直腸全系膜切除術(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ESMO 2020上發布了PRODIGE 23 III期的臨床試驗結果,對mFOLFIRINOX新輔助治療(TNT組)與術前放化療(CRT組)在局部進展期直腸癌患者中的療效進行了對比。研究發現,mFOLFIRINOX新輔助治療組的無病生存期(DFS)和無轉移生存期(MFS)顯著提升。

    全消化道腫瘤:液體活檢重大突破,組織活檢向液體活檢轉變

    對于消化道腫瘤基因醫學中使用腫瘤組織活檢與使用血液循環腫瘤細胞DNA(ctDNA)的液體活檢哪個更好的課題,吉野教授也在ASCO-GI 2020做了報告,并于近日發表在Nat Med上(2020年10月5日電子版)。

    日本產學合作的全國性腫瘤篩查項目SCRUM-Japan GI-SCREEN累計登錄5,743例,根據其中1,787例液體活檢研究相關GOZIRA的結果,與傳統的腫瘤組織活檢相比,液體活檢的篩選時間顯著縮短,且兩組之間基因突變的檢測結果無差異,臨床入組率顯著改善,臨床入組時間也明顯縮短。此外,吉野教授表示,鑒于此后的客觀緩解率(ORR)和無進展生存期(PFS)無明顯差異,可以認為液體活檢不會影響治療效果且可以提升治療效率。同時考慮到消化道腫瘤相比其他實體瘤ctDNA數量較多,今后液體活檢將成為消化道腫瘤基因檢測的主流。

    ※.日本臨床腫瘤學會/日本癌治療學會(JSCO)成立于1963年,是日本領先的專業醫學組織,致力于推動臨床腫瘤專業的發展,促進多學科的癌癥治療和護理方法;JSCO的使命是研究惡性疾病并在治療中取得進展。JSCO現為日本最大的臨床腫瘤學組織,現擁有17000余名成員,其成員來自20多個不同的專業領域,包括外科、腫瘤內科、泌尿科、婦科、放射科等。

    上一篇

    肝癌免疫治療后使用樂伐替尼可延長2倍總生存期

    日本近畿大學消化內科主任教授——工藤正俊的團隊研究發現,作為肝細胞癌(HHC)一線用藥的樂伐替尼(也作),用于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后的二......
    下一篇

    日本醫訊簡報

    日本國癌:將開展腺泡狀軟組織肉瘤T藥治療的II期臨床日本國立癌癥研究中心中央醫院宣布,將在包括本院在內的日本全國4家醫療機構內開展抗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