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醫(yī)學專家研究發(fā)現(xiàn)潰瘍性結腸炎的新病理機制
根據(jù)日本NHK最新消息,東京時間8月28日下午4點,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因身體健康原因,正式宣布辭去首相一職。
消息一出,立刻引爆各大媒體頭條。
很少有人知道,這位日本首相,在這幾十年來一直在與一種難捱的慢性疾病對抗,甚至兩次因它辭職首相。
這種困擾了安倍晉三大半生的疾病名字就是“潰瘍性結腸炎”。
潰瘍性結腸炎(UC)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長期嚴重的腹瀉,便血,腹痛和發(fā)燒,并反復發(fā)作,幾乎無法治愈。其發(fā)病原因尚不清楚。由日本順天堂大學免疫疾病和癌癥治療學研究生院特聘助理教授Ryo Hatano博士組成的研究小組在一項與牛津大學教授Alison Simmons的國際聯(lián)合研究中證實,IL-26與UC炎癥有關。有關這項新的病理機制的詳細信息已報告給Nat Med(在線版本,2020年8月3日)。
CD8陽性T細胞特性和基因表達分析
UC屬臨床常見疑難雜癥之一,每年約10,000人罹患此疾病,患者人數(shù)超過200,000人。隨著免疫抑制藥物和生物制劑的出現(xiàn),緩解率已大大提高。但是仍然有許多問題有待解決,例如治療費用太高以及治療藥物的副作用等。它的病例機制和根治方法仍然有待研究和開發(fā)。
據(jù)認為,UC的發(fā)作不僅涉及大腸粘膜層中存在的CD4陽性T細胞的異常,而且還涉及由CD8陽性T細胞引起的組織損傷。但是到目前為止,還不清楚哪種免疫反應與什么炎癥反應有關。
因此,為闡明UC的病理機制,Hatano博士等人分析了患者炎癥部位積聚的CD8陽性T細胞的特性和基因表達。
發(fā)現(xiàn)IL-26由CD8 + T細胞產(chǎn)生
在牛津大學醫(yī)院接受內鏡檢查的UC患者和健康受試者的結腸活檢組織中,通過單細胞RNA序列對CD8 + T細胞的基因表達模式進行細胞分析。結果,他們發(fā)現(xiàn)位于大腸中的CD8陽性T細胞形成高度多樣化的14個細胞群,包括IL-26。
另一方面,當比較UC患者和健康受試者時,UC患者中駐留在大腸中的記憶CD8 + T細胞的比例顯著降低,并且產(chǎn)生IL-26的CD8 陽性 T細胞和活化的細胞毒性CD8陽性 T細胞顯著降低。細胞百分比顯著增加。IL-26是免疫細胞產(chǎn)生的炎癥相關因子之一,眾所周知它主要由CD4陽性T細胞產(chǎn)生,但大腸中有IL-26產(chǎn)生CD8陽性T細胞,在UC患者中顯示出明顯增加。
Hatano說:“首次發(fā)現(xiàn)CD8陽性T細胞還在大腸中也產(chǎn)生IL-26,這表明IL-26可能與UC炎癥有關。我們正在研究使用UC的小鼠模型,他們由T細胞引起的慢性結腸炎導致)來產(chǎn)生IL-26的CD8陽性T細胞以參與結腸炎的發(fā)作和加重,并且正在進行詳細的病理機制分析。“
旨在開發(fā)難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慢性炎癥性疾病的治療方法
Hatano等人先前已證明IL-26是使牛皮癬炎癥惡化的因素,牛皮癬是一種慢性皮膚炎癥疾病(MAbs 2019; 11:1428-1442)。
“通過闡明新發(fā)現(xiàn)的產(chǎn)生IL-26的CD8陽性T細胞在炎癥中的作用,有可能闡明UC和克羅恩氏病的發(fā)作和惡化機制,這是極其難以治愈的。“我們正在生產(chǎn)能抑制IL-26作用的人源化抗體,旨在研究出針對頑固性自身免疫疾病和慢性炎癥性疾病的IL-26新治療方法。并將其應用到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