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egceo"></samp>
  • <strike id="egceo"></strike>
  • 日本就醫網

    腹腔熱灌注化療不會改善結直腸癌腹膜擴散的預后

    日本就醫網 2020-08-06 10:04:41發布



    腹膜是結直腸癌患者第二常見的轉移部位,在過去的二十年,通過積極的治療,包括根治性手術切除和腹腔熱灌注化療(HIPEC),結直腸癌腹膜轉移患者的預后得到了改善。在癥狀出現之前,早期診斷和治療結直腸腹膜轉移可以進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近日,《柳葉刀·腫瘤》發表了III期臨床試驗PROPHYLOCHIP-PRODIGE 15的結果,該研究旨在結直腸腹膜轉移高危患者中,比較二次探查手術+HIPEC與標準監測對無病生存的影響。試驗結果顯示,二次手術聯合腹腔熱灌注化療(HIPEC)并未改善無病生存期(DFS)。

    研究方法

    在法國23個中心進行的同一項研究中,將出現以下三種情況中任意一種情況的原發性大腸癌,切除術后接受6個月輔助化療的患者:

    1)腫瘤切除手術過程中觀察到同步或局部腹膜轉移,

    2)大腸癌卵巢轉移切除

    3)大腸腫瘤穿孔。

    隨機分為2組:

    ●【監測治療組】:接受監視治療的患者 75例

    ●【HIPEC組】:接受二次手術+ HIPEC的患者 75例

    【試驗主要終點】:3年DFS(無病生存率)。

    【HIPEC方案】: 腹膜內灌注奧沙利鉑460 mg / m 2或300 mg / m 2 +伊立替康200 mg / m 2 +靜脈注射氟尿嘧啶400 mg / m 2 (有精神障礙的患者,奧沙利鉑可以用絲裂霉素35 mg / m 2代替)

    研究結果

    中位隨訪時間為50.8個月。主要終點三年期DFS:

    監測治療組: 53% (95% CI:41%~64%)

    HIPEC組: 44% (95% CI:33%~56%)

    (危險比0.97,95% CI: 0.61~1.56)。

    盡管未觀察到與治療相關的死亡事件, 但HIPEC組的71名患者中,有29名(41%)發生3-4級并發癥,腹腔內不良事件(出血,胃腸道滲漏)23%。血液不良事件18%。

    研究結論

    綜上所述,Goéré及其同事得出的結論是:“二次手術+ HIPEC不能改善DFS,因此應選擇主動監測療法來治療大腸癌的腹膜擴散。”

    上一篇

    牙周疾病會增加罹患食道癌和胃癌的風險

    牙周病史與食管癌和胃癌的患病風險增加有關。美國哈佛大學陳氏公共衛生學院的羅春漢(Chun-Han Lo)等人在20多年來追蹤了約150,000名參與者......
    下一篇

    中國駐日本大使日本藤田醫科大學醫學院表示感謝

    中日接力救治在日中國實習生駐日本大使孔鉉佑向日本藤田醫科大學醫學院表示感謝詮釋了救患若一、所憂同也的深刻含義文章出處:中華人民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