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ESMO2019腫瘤治療的最新進展
2019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年會于2019年9月27日至10月1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今年的會議主題是“Translatingscience into better cancer patient care”(讓科學更好地照護癌癥患者)。
歐洲腫瘤內科學會年會是最負盛名和最具影響力的腫瘤學會議。成立于1975年,是歐洲領先的腫瘤內科學專業組織,現在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17,000名會員,致力于支持其會員在快速發展的專業環境中得到發展與進步。
>>>我們來看看以下不能錯過的ESMO2019最新進展:
1、FLAURA研究將公布OS結果,為奧希替尼國內一線獲批治療NSCLC再添鐵證
三代EGFR靶向藥(TKI)奧希替尼(泰瑞沙)除了可以后線治療T790M突變NSCLC(非小細胞肺癌),在一線治療EGFR19/21突變中也獲得了單藥TKI最長的PFS(無進展生存期)——18.9個月,近日也在國內獲批一線適應癥。
FLAURA研究采用一線奧希替尼PK一代TKI的設計,探討“1+3”(進展后發現T790M突變的患者允許交叉使用奧希替尼)vs“3+X”模式的生存預后何者更優,結果為陽線,奧希替尼一線能顯著延長OS。本次ESMO大會上將會公布奧希替尼的中位OS(總生存期),以此回答EGFR先用1代還是3代的爭論。據ASCO的模型預測,奧希替尼的一線OS為41.4個月,優于1代TKI的30.6個月,非常期待。
2、PD-L1單抗Atezolizumab聯合化療延長了晚期小細胞肺癌的生存期
"IMpower133是自1990年代引入鉑類化療以來,作為SCLC一線治療生存率顯著提高的第一項試驗,"德國格羅漢斯多夫肺診所的醫學博士MartinReck說。
IMpower133納入了403名未接受過治療的晚期SCLC初治患者,他們隨機接受卡鉑+依托泊苷+Atezolizumab(n= 201)或安慰劑(n= 202)的治療,共四個21天周期,然后接受atezolizumab或安慰劑的維持治療,繼續治療直至疾病進展或失去臨床益處。
經過22.9個月的中位隨訪時間后,接受Atezolizumab加化療的患者的中位總生存(OS)與主要分析一致,分別為12.3個月和僅接受化療的患者10.3個月。
分別在6、12和18個月時,接受Atezolizumab加化療的患者存活率分別為86%,52%和34%,而接受標準化療加安慰劑的患者分別為83%,39%和21%。
3、Lynparza再度擴展其適應癥范圍,在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mCRPC)中將放射學無進展生存期(rPFS)翻倍!
在名為PROfound的3期臨床試驗中,Lynparza在治療攜帶BRCA1和ATM基因突變的mCRPC患者時,rPFS達到7.4個月,而接受化療的對照組這一數值為3.6個月。Lynparza將患者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降低66%。
同時,在一線治療轉移性卵巢癌患者方面,Lynparza也向造福不攜帶BRCA基因突變的卵巢癌患者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在作為一線維持療法,治療經過鉑基化療進入緩解的新確診晚期卵巢癌患者的3期臨床試驗PAOLA-1中,Lynparza與標準療法貝伐珠單抗聯用,將患者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降低41%。
4、K藥有望改變三陰性乳腺癌治療模式
在ESMO大會上,默沙東(MSD)公司公布了Keytruda作為新輔助/輔助療法,治療早期三陰性乳腺癌(TNBC)患者時表現出的卓越療效,也展現了該公司這一研發策略的潛力。
試驗結果表明,在新輔助療法階段,Keytruda與化療聯用,與化療相比,顯著提高患者的病理學完全緩解(pCR,定義為接受手術之后,在乳房和附近的淋巴結組織中未發現侵襲性殘留癌癥)。接受Keytruda和化療組合療法治療的患者達到64.8%的pCR,化療對照組這一數值為51.2%。重要的是Keytruda作為新輔助療法帶來的臨床益處與癌癥的PD-L1表達無關。
當中位隨訪期為15.5個月時,Keytruda治療組與對照組相比能夠將新輔助治療期的疾病進展和輔助期的復發風險降低37%,改善了患者的無事件生存期(EFS)。
▲Keytruda作為新輔助/輔助療法的多項注冊性臨床研究將獲得結果
5、新藥AG-120三期研究數據公布,或將成為膽管癌靶向第一藥
肝內膽管癌的病例中有近1/5患者攜帶IDH1基因突變。Ivosidenib(AG-120)是由AgiosPharmaceuticals研發的一款IDH1抑制劑。名為ClarIDHy的臨床3期試驗招募了既往接受過1~2次治療、處于晚期并經檢測攜帶IDH1基因突變的膽管癌患者。
截至2019年1月31日,共185名患者被隨機分組接受口服Tibsovo或安慰劑治療。2019CSCO大會公布中位PFS為3.8個月,6個月PFS率為38.5%,12個月PFS率為20.7%,DCR為61%。最終結果將在ESMO公布,據說該藥或許可以明年上市,潛力可期。
6、廣譜抗癌藥恩曲替尼治療NTRK和ROS1融合更新數據
恩曲替尼是個多靶點TKI,可抑制ALK/ROS1/NTRK靶點,目前已經獲得FDA批準用于NTRK陽性實體瘤及ROS1融合NSCLC患者。
今年ESMO公布STARTRK-1、STARTRK-2和ALKA-372-001研究的數據更新,對于NTRK陽性54例實體瘤患者,恩曲替尼治療的ORR達到59.3%(包括7.4%完全緩解CR),中位DOR(緩解持續時間)為12.9個月,中位OS為23.9個月。腦轉移患者的ORR為58.3%(無腦轉移為59.5%),中位DOR為未達到(無腦轉移為12.9個月)。顱內ORR為54.5%,顱內DOR未達到。安全性與既往報道的一致。恩曲替尼不僅高效,入腦效果也特別亮眼。
7、一線雙免疫聯合治療強強聯合,所有PD-L1水平人群2年生存率達40%,完勝化療
CheckMate227 Part 1分成兩個部分,1a部分是雙免疫聯合治療,納武利尤單抗(nivolumab)聯合低劑量伊匹木單抗(ipilimumab),以及納武利尤單抗單藥在PD-L1≥1%人群中對比化療的研究;1b部分是納武利尤單抗聯合低劑量伊匹木單抗以及納武利尤單抗聯合化療在PD-L1<1%人群中對比化療的隨機對照Ⅲ期臨床研究,旨在探討不同治療方案在晚期或復發EGFR/ALK陰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中的療效。最新的結果表明,無論是在PD-L1表達陽性(≥1%)或是陰性(<1%)的患者中,雙免疫聯合治療都完勝化療,其中PD-L1表達陽性人群里免疫治療和化療的中位OS分別為17.1個月vs14.9個月,PD-L1陰性表達人群里中位OS分別為17.2個月vs12.2個月。2年生存率分析顯示,聯合治療方案在PD-L1≥1%與PD-L1<1%的人群中均為40%,而在化療組相對應的2年生存率分別為33%與23%。
8、PD1聯合侖伐替尼橫跨三大癌種,療效創新高
1. K藥+侖伐替尼治療晚期肝癌已經獲得FDA授予突破性療法認定。在1b期研究數據更新中,該組合的一線治療ORR達到44.8%,DCR為82.1%,中位DOR為18.7個月。嚴重AE發生率為62.7%。目前已經開展了三期臨床試驗。
2. 一項回顧性研究分析了使用PD1抑制劑聯合侖伐替尼治療的晚期膽道癌患者,共納入56例(29例使用侖伐+O藥,27例使用侖伐+K藥)。總體患者的ORR為30.4%,DCR為85.7%,臨床獲益率為50%。中位PFS為5個月,中位OS為11個月。亞組分析,PDL1陽性與更高的ORR和PFS相關,而TMB高低與療效、生存獲益無關。
3. K藥+侖伐治療PD1/PDL1耐藥的晚期腎透明細胞癌的具體數據將在會上公布,期待PD1/PDL1耐藥后的患者能用該組合有效地逆轉病情。
9、帕博利珠單抗首個食管癌免疫治療中國人群數據公布
食管癌作為“中國特色”腫瘤之一,長期以來面臨治療方案缺乏、預后差的問題。在剛剛成功舉辦的2019歐洲腫瘤內科學會年會(ESMO)上,帕博利珠單抗公布首個食管癌免疫治療中國患者數據。其中,腫瘤治療療效最重要的判定標準之一——一年生存率,翻了兩倍左右。該高級別證據說明了中國食管癌患者對免疫治療的應答更佳,獲益更多。據了解,國家藥品審評中心已經將帕博利珠單抗列入優先審評名單,帕博利珠單抗有望明年初獲批食管癌新適應癥,造福更多中國患者。
數據顯示,食管癌全球新發患者約32.6萬,中國患者占了一半,且90%以上都是食管鱗癌,歐美患者則以腺癌為主,東西方差異明顯。食管癌的手術治療非常關鍵,可以讓一部分患者達到癌癥治愈的可能。但是,70%的食管癌患者由于發現晚,腫瘤負荷高,已經失去了手術機會,五年生存率僅為15%~20%。更嚴重的是,這部分患者常在放化療后復發,復發后再使用聯合化療方案生存期從3.4個月到11.5個月不等,生命可能不足一年。
KEYNOTE-181研究是探索既往接受過一線全身治療的復發性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食管鱗狀細胞癌患者,使用免疫治療帕博利珠單抗對比化療,看是否能延長總生存期的大型全球多中心臨床試驗。全球患者里面,帕博利珠單抗和化療的總生存期比較近似,都是7.1個月,而帕博利珠單抗的一年生存率43.5%比化療的23.7%有明顯優勢,且副作用也更少,安全性更好。
但是在中國患者中,免疫治療的獲益顯然更多,帕博利珠單抗將中位總生存期從5.6個月提高到8.4個月,降低了45%的死亡或進展風險,一年生存率從16.7%到36.3%,副作用發生率也減少一半。免疫治療在中國患者身上的驚艷表現,為廣大中國食管癌患者開辟了全新的治療道路,帶來了長期生存的新希望。
10、PARP抑制劑Niraparib可顯著提高化療成功的晚期卵巢癌患者無進展生存期
2019年歐洲醫學腫瘤學會(ESMO)年會上的一項研究,無論BRCA處于何種狀態,在成功進行基于鉑的化療后,PARP抑制劑Niraparib(尼拉帕利)作為維持療法給藥,可提高新診斷的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PFS)。
PRIMA是一項雙盲,安慰劑對照的3期臨床試驗,納入了新診斷為晚期高級別漿液性或子宮內膜樣卵巢,原發性腹膜或輸卵管癌的患者。符合條件的患者對一線鉑類化學療法已達到完全緩解(CR)或部分緩解(PR)。根據對化療的最佳反應(CRvs PR),接受新輔助化療(是vs否)以及同源重組缺陷(HRD)狀態(陽性,陰性和未知)對患者進行分層。
與安慰劑相比,尼拉帕利可使PFS的主要終點改善5.6個月。使用尼拉帕利的總人群中位PFS為13.8個月,而使用安慰劑的中位PFS為8.2個月,這意味著進展風險或死亡降低了38%。
HRD陽性的腫瘤患者顯示對尼拉帕利的反應更大。在該亞組中,尼拉帕利的中位PFS為21.9個月,而安慰劑為10.4個月(HR= 0.43;P<.0001)。尼拉帕利治療的HRD陰性腫瘤患者的中位PFS為8.1個月,而安慰劑為5.4個月(HR= 0.68)。
尼拉帕利在全部人群中的24個月中位總生存期(OS)率為84%,安慰劑為77%(HR= 0.70)。在HRD陽性人群中,尼拉帕利的24個月OS率增加至91%,安慰劑為85%(HR= 0.61)。尼拉帕利治療的HRD陰性患者的發生率為81%,而安慰劑為59%(HR= 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