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egceo"></samp>
  • <strike id="egceo"></strike>
  • 日本就醫網

    先端醫療 | 淺談TAVI(經導管主動脈瓣置入術)

    日本就醫網 2018-12-15 15:08:05發布



    橫濱市立大學附屬綜合醫療中心

    日比潔 心血管中心 副教授

    主動脈瓣膜狹窄是一種瓣膜性心臟病,是指主動脈瓣隨著衰老或由于炎癥等病因導致功能變差的疾病。據資料顯示日本老年人(65歲以上)中有2-3%患有主動脈瓣狹窄,是各種瓣膜病中最常見的。治療主動脈瓣狹窄的方法從2013年開始以來取得日新月異的進展,同時也被日本醫療保險所認可,對于體質較差的患者,該方法創傷小,患者負擔小。

    關于主動脈瓣狹窄的手術,我們采訪了橫濱市立大學附屬綜合醫療中心日比潔老師。

    什么是主動脈瓣狹窄?

    在心臟,主動脈瓣,二尖瓣、三尖瓣、肺動脈瓣起著調節血液流動的作用。

    如果由于某種原因導致心臟瓣膜發生異常,則會對心臟的泵功能造成影響,這種情況稱為瓣膜性心臟病。

    主動脈瓣狹窄是心臟瓣膜疾病的其中一種,當主動脈瓣狹窄變得嚴重時,可能出現心絞痛,心力衰竭,暈厥等癥狀。對于如此嚴重的病例,我們將考慮主動脈瓣置換手術和經導管置換。當然,除癥狀外,還要根據患者的年齡和并發癥進行綜合判斷。

    對于嚴重的主動脈瓣狹窄,我們將首先考慮通過外科手術做主動脈瓣置換術(SAVR),這是標準治療。手術主動脈瓣置換術(SAVR)是一種外科手術,切開胸骨以暴露心臟,切除狹窄的主動脈瓣,然后用新的人工瓣膜取代它。對于老年人和手術風險高的人來說,外科開胸手術可能難以實施。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將考慮實施經導管主動脈瓣置入術(TAVI)。

    什么是經導管主動脈瓣置入術(TAVI)?

    TAVI是用導管裝載人工瓣膜并置入心臟內的微創治療,使用一種細長導管將人工瓣膜置入到患者的主動脈瓣處。在經導管主動脈瓣置入術(TAVI)中,有四種方法插入導管來置入人工主動脈瓣。

    經股動脈入路

    經心尖入路

    鎖骨下動脈入路

    經主動脈入路

    在上述四種方法中,都是用為導管手術特制的生物瓣膜(使用牛和豬心包的人造瓣膜)折疊成小導管并進入到主動脈瓣。當生物瓣膜到達主動脈時,通過球囊膨脹將生物瓣膜膨脹并附接到主動脈瓣膜,準確置入生物瓣膜后,再取出導管。

    在這四種方法中,股動脈入路是被認為侵入性最小,也是首選。

    如果由于胸腹部的血管變薄或彎曲,股動脈入路不合適,我們可以選擇經心尖入路。在股動脈堵塞的情況下,我們還可以先進行動脈的治療,然后再通過經股動脈途徑治療主動脈瓣狹窄。無論如何,必須盡可能選擇具有侵入性的治療方法。

    經導管主動脈瓣留置術(TAVI)的利弊

    患者的身體負擔小。經導管主動脈瓣置入(TAVI)的優勢在于低侵入性(較少的身體負擔),因為不需要切開胸部。在日本,TAVI自2013年起開始進入保險,雖然它是治療嚴重主動脈瓣狹窄的一種相對較新的方法,但可以說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治療方法。

    即使在手術治療困難的情況下,也能找到治療的可能性。如前所述,即使在主動脈瓣置換(SAVR)難以進行外科手術的情況,經導管放置人工主動脈瓣還是有可能的。對于難以手術治療的情況,能夠找到治療的機會是一個很大的優點。

    依然存在并發癥的風險。經導管主動脈瓣置入術(TAVI)屬于低侵入性治療,但還是要看患者的狀態,要在并發癥風險較低的情況下進行。特別是老年患者有其他疾病,如高血壓和糖尿病。

    導管治療主動脈瓣狹窄的前景

    針對疑難病例的導管治療目前已取得突飛猛進,目前經導管的微創治療已穩步推進,現在正用于治療各種疾病。我們正在開發比主動脈瓣導管治療更好的方式,也可用于主動脈瓣狹窄的情況下,甚至可以針對多個心臟瓣膜疾病的治療。

    上一篇

    先端醫療 | 日本順天堂醫院的ICG熒光技術輔助手術

    日本國立癌癥研究中心報告2015年日本結直腸癌患者135,800人,按臟器分結直腸癌將是罹患人數最多的惡性腫瘤。日本就醫網了解到在各日本醫學......
    下一篇

    探索復合免疫療法:新生抗原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聯合治療

    作者 日本山口大學醫學部先端癌癥治療開發學 硲 彰一我們發現從病毒滅活的癌癥疫苗到現在,癌癥免疫治療走過了100多年的歷程,然而鮮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