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egceo"></samp>
  • <strike id="egceo"></strike>
  • 日本就醫網

    女性的婦科腫瘤檢查,這些都要做!

    日本就醫網 2018-10-12 13:51:58發布

    關于女性應該做哪些婦科腫瘤檢查的問題,首先日本就醫網要強調的是“醫學檢查非常非常重要!”。目前的常規身體檢查中,并沒有設定嚴格的標準來判斷被檢查人體是否生病,是否需要治療,以及需要如何治療等。但是,在女性婦科子宮癌(包括子宮體癌和子宮頸癌)的專項檢查中卻有明確的標準。

    子宮頸癌的檢查

    ● 早期宮頸癌的發現率高

    因為子宮頸癌的發病位置在子宮口和子宮頸處,所以可以直接在采樣后進行準確的細胞學檢查。病理醫生已經非常熟悉這種檢查,診斷的準確率高達95%。在日本,95%的宮頸癌患者都是通過這種專項體檢發現的,早期宮頸癌的檢出率非常高。在患者還沒有自覺癥狀的情況下檢查出的子宮頸癌中,0分期的非常多,治療簡單,預后更好。但是,請記住仍有5%的子宮頸癌是檢查不出來的。

    ● 避免漏檢

    接受專項檢查后仍然有5%的漏檢率,主要因為檢查時只采集了陰道一側子宮頸的細胞,如果再采集靠近子宮體的細胞,就會降低漏檢率。這方面,大醫院和癌癥專科的檢查要比一般醫院的婦科更全面一些。所以,如果自己有這個意識,在接受檢查時就可以與醫生溝通。

    ● HPV和子宮頸癌

    在歐美國家,主要由受過培訓的護士或醫生進行子宮頸癌的檢查。多數子宮頸癌是HPV (人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的長期感染引起的,在歐美國家,首先檢查是否感染HPV病毒,然后再檢查HPV是否陽性,陽性即為高風險型人群。如果內診斷為陽性,需要每年進行子宮頸癌檢查。

    日本的子宮頸癌檢查由專業的婦科醫生進行,主要是采取細胞進行病理檢查的手段。我們上海森茂診所也主要通過細胞病理檢查來診斷,不管被檢查人是不是HPV陽性高風險人群,都必須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的形態。

    關于HPV的感染率,20~30歲女性約40%,30~40歲約5%,40歲以上約2%。因感染HPV罹患子宮頸癌的概率是3.3%,大多數人憑借自己的免疫力可以避免癌證的發生。但同時需要注意的是,HPV只是誘發子宮頸癌必要條件之一,當其他的因素共同發生時才可能罹患子宮頸癌。我們認為媒體過多的強調了HPV,而且醫療界的正確地宣傳還比較缺乏。

    歐美國家主要通過HPV的方式檢查,是因為HPV感染可以簡單地用機器完成,從而節約病理醫生的資源。還有一個原因,即使是發達國家中,部分國家也沒能構筑成一套體檢、采集、病理診斷的成熟體系。我們認為細胞病理學診斷體系才是最高水平的子宮頸癌篩查。

    ● 是否需要接種子宮頸癌預防疫苗(HPV疫苗)

    HPV感染是誘發子宮頸癌的原因之一,HPV疫苗可以預防感染。子宮頸癌疫苗是人類的一大發現。是否需要接種子宮頸癌疫苗已經成為了一個社會話題。歐美發達國家推薦13~15歲的少女接受HPV疫苗接種,但是一方面青春期的少女接種疫苗時對疼痛敏感,另一方面少部分人接種后會產生后遺癥。同時,并不是接種了HPV疫苗就能100%預防子宮頸癌,只不過把接受婦科子宮頸檢查的間隔從每1年1次,變成了每3年1次。

    子宮體癌的檢查

    ● 細胞診斷和組織診斷

    子宮體癌的檢查診斷和子宮頸癌不同,不能簡單地使用采取活體組織的方式。如果癌瘤較小,延伸不到子宮口,是不能通過肉眼觀察到的。所以,需要用專門的塑料器具從宮頸口插入子宮內采取活體組織后,放在顯微鏡下進行病理診斷。這種診斷方法被稱為“子宮內膜細胞診斷”。

    具體地說,子宮內膜細胞診斷的活檢材料收集地不是子宮內的脫落細胞或游離細胞,采取的是子宮內膜或者癌組織本身。而且,子宮體癌的病理學診斷光憑細胞診斷是不夠的,還要依據組織診斷來判斷。對被檢查人來說,子宮癌的檢查沒有那么輕松,會伴有疼痛和出血。因此常規體檢中,很少有人進行子宮癌檢查。子宮體癌的細胞診斷精確度比子宮頸癌的要低一個層次,對病理醫生的要求很高。在醫療非常發達的日本,子宮體癌的診斷精確度也只有60%,少數癌癥專科醫院的精確度才能達到80%。也就是說,對于罹患子宮體癌的患者,正確率最多也就60%~80%。

    換句話說,只進行細胞診的話,有自覺癥狀懷疑子宮體癌的患者經過檢查后,仍有40%可能被漏診。發生有不正常出血的,請務必與主治醫生商量,是否需要追加組織診斷。在不正常出血的人群中,每10~20人中有1名子宮體癌患者。即使組織診斷有微小疼痛,請務必盡早診斷清楚。

    ● 如何判斷子宮體癌的檢查水平

    當進行細胞診斷時,請務必問清楚在哪里進行病理檢查。當醫生說這個病理檢查的準確率是100%時,您就不用再相信他/她了。因為這種檢查的準確率只有60%。當發生不正常出血時,如果知道不是激素性出血,請去高級別的大型醫院進行檢查。特別是連續3~4個月出血的,請一定直接去大醫院的專科就醫。并且,不能因為怕疼就不進行活檢組織檢查。婦科醫生中有不少產科和內分泌專科醫生,腫瘤科醫生比較少,所以患者本人更應該具備這些知識,以防萬一。早期診斷和治療對子宮體癌三期以后的生存率和生存質量有明顯的提高。

    卵巢癌的檢查

    ● 如何判斷子宮體癌的檢查水平

    亞洲人的卵巢癌約半數是漿液性腺癌,具有突然發作迅速進展的特點,在某種意義上說專項檢查的意義不大。這種卵巢癌無前兆無前期病變,因為多數病灶比較小,在影像檢查中經常被忽視。婦科體檢完幾個月后出現癌性腹水而被診斷出來的情況不少。內膜囊腫(巧克力囊腫,舊的出血形成巧克力狀外觀)和粘液腺瘤是兩種良性腫瘤,但是漿液性腺癌中,有一半是這兩種良性腫瘤發展而來的。這兩種良性腫瘤的患者,需要每半年跟蹤檢查一次,當發現瘤體積增大的需要手術切除,并判斷其良惡性。與直腸息肉的處理辦法基本一樣。

    ● 危險的卵巢透明細胞癌和子宮內膜腺癌

    卵巢透明細胞癌和子宮內膜腺癌是卵巢癌的2種,這些癌癥的發生多伴有子宮內膜異位。實際上,對巧克力囊腫患者進行長期跟蹤隨訪會發現,很多人的巧克力囊腫內會發生二次癌變。巧克力囊腫對20~40歲女性患者主要造成月經困難,但對于40歲以上且囊腫直徑超過5cm的患者,癌變幾率就大了。因此,年齡超過40歲有直徑超過5cm的巧克力囊腫的,建議行腹腔鏡手術切除,并作病理診斷。即使閉經以后巧克力囊腫不再影響月經,仍有不少人在閉經2年后出現二次癌變,被確診為卵巢癌。這就是卵巢透明細胞癌和子宮內膜腺癌的特點。

    以上這些內容,在婦科體檢和診察中不常被談及,請盡量讓更多的女性知道這些知識。

    上一篇

    甲狀腺抗體數值偏高怎么辦

    日本就醫網介紹體檢或者孕前做的甲狀腺功能檢查,一般包括甲狀腺功能和甲狀腺自身抗體檢查兩部分。反映甲狀腺功能的指標有5個:甲狀腺素(T4......
    下一篇

    日本子宮癌的標準治療

    惡性腫瘤的治療都需要一個長期規劃,腫瘤發展的時期不同治療手段各不同。延長生命并保證良好的生活質量是基本的指導方針,聰明的患者更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