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上市特異性皮炎新藥:世界首款IL-31受體靶向藥
2022年8月, 世界首款特異性皮炎靶向藥物于日本正式上市。
商品名:Mitchga
英文通用名:nemolizumab
中文名:(暫定)奈莫利珠單抗
適用癥:特異性皮炎相關瘙癢
藥物類型:靶向藥物
2022年9月,日本京都大學醫學研究院椛島 健治博士針對該藥物發表了說明性演講。椛島教授評論道:“在此之前,特異性皮炎導致的皮膚瘙癢尚無有效藥物。而該款革命性藥物可有效改善瘙癢,早期即可改善特異性皮炎患者的生活質量。”
特應性皮炎(AD)是一種嚴重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主要表現為劇烈的瘙癢、明顯的濕疹樣變和皮膚干燥,且反復發作和緩解。由皮膚屏障功能障礙、過敏性炎癥和瘙癢三個因素的連鎖反應形成的。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數據,目前全球至少有2.5億 AD 患者,而且這個數字還在逐年增加。是目前非致命性疾病中負擔第一的皮膚病該病常常自嬰幼兒發病,部分患者延續終生,可因慢性復發性濕疹樣皮疹、嚴重瘙癢、睡眠缺失、飲食限制以及心理社會影響而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AD 患者的生活質量在蕁麻疹、銀屑病、痤瘡和脫發患者中受損最嚴重。其中一個因素是瘙癢癥狀。與瘙癢相關的搔抓行為不僅會加重皮膚癥狀,還會導致進一步加劇瘙癢的惡性循環(瘙癢-搔抓-瘙癢循環)。AD的特點是瘙癢劇烈、瘙癢閾值降低、抗組胺藥耐藥、上癮性搔抓行為、夜間劇烈瘙癢、加重因素多,使許多醫生難以治療AD。事實上,根據醫生問卷調查,大約 30% 的 13 歲以上 AD 患者的瘙癢控制不足。
藥物治療目標 : 消除瘙癢
對于AD患者來說,最重要的治療目標是“消除瘙癢”。AD 患者會出現強烈的瘙癢,尤其是在晚上和入睡后。據統計,約有一半的患者因瘙癢而無法入睡,并在半夜醒來,這表明他們的睡眠受到了極大的干擾。此外,對工作的影響也很嚴重,約30%的人表示無法工作。 AD 患者對藥物治療的不滿,主要為:“瘙癢改善不夠”。長期以來,瘙癢一直是未滿足的臨床需求。AD以往的常規治療主要針對抗炎作用,但此次新藥物側重于消退瘙癢,這也是患者的主要訴求。
藥物靶點:瘙癢介質 IL-31
IL-31 是一種誘發瘙癢的細胞因子,深入參與與 AD 相關的瘙癢的發展。在直接刺激與瘙癢相關的感覺神經元并導致炎癥和屏障功能障礙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IL-31是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之間的橋梁,同時也可以直接作用于皮膚中的結構細胞。在 AD 的病理學中,由活化的 Th2 細胞產生的 IL-31 與神經細胞中表達的 IL-31 受體 A 結合,并通過神經傳遞將瘙癢傳遞到大腦。
該藥物可早期改善瘙癢
Mitchga是世界上第一個通過競爭性抑制 IL-31 受體 A 來抑制瘙癢的治療性抗體。在一項涉及日本國內 69 家機構的III 期臨床試驗中,盡管已有治療方法,但對中度或重度瘙癢的 AD 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進行了調查。
試驗信息:
給藥 16 周后進行瘙癢 VAS評分
試驗組: 安慰劑組(72 例)、Mitchga組(143 例)
試驗結果:
●瘙癢 VAS評分相對基線檢查的變化率,Mitchga組下降42.8%,安慰劑組僅下降21.4%; 達到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0.001)。Mitchga組瘙癢明顯減少。
●從首次用藥后第二天就觀察到瘙癢的改善,“抑制瘙癢的效果非常迅速。”從基線檢查到給藥后4周的每日瘙癢VA5評分變化率,Mitchga組下降10. 3%,安慰劑組下降4. 4%。
●在第16周,濕疹面積及嚴重程度指數(EASI)評分變化率,Mitchga組下降45. 9%,安慰劑組下降33. 2%。
●皮膚科生活質里指數(DLQI)評分≤4的患者百分比,Mitchga組為40%,安慰劑組為22%。
●失眠嚴重程度指數(IS1)評分≤7分的患者百分比,Mitchga組為55%,安慰劑組為21%。
●主要副作用:皮膚感染(18.8%)和AD(18.5%)。需注意:即使在瘙癢消退后,也應繼續使用藥物。
椛島教授深有感觸地說,我和我的同事們已經專注于研究IL-31十余年。能把真正能幫助到患者的藥物研發出來,是我的榮幸!我今后也會更加用心,希望為廣大特異性皮炎患者朋友們解決更多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