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癌痛越早越好
癌痛,顧名思義,由癌觸發的疼痛。有人不知道自己有癌,先有疼痛才發現癌,發現的時候往往已經是中晚期。其實,那只是我們忽略了其它癥狀,把疼當做了第一癥狀,但歸根到底還是癌引起的疼。
癌痛是由什么引起的?具體的原因有很多,簡單分為三種:
第一類就是腫瘤直接引起的疼痛。第一類是腫瘤直接壓迫神經、臟器引起的疼痛,例如肝腫瘤生長迅速時,會造成肝被膜過度伸張,導致肝區疼痛等(在肝臟表面覆蓋著一層名叫“被膜”的薄膜,被膜里分布有神經。當肝臟腫脹時,必然會擠壓被膜,牽拉神經,引起疼痛)。癌癥還有一個特點是到處轉移,轉移到哪里就引起哪里的疼痛,轉移到骨頭引起骨痛;壓迫到脊髓、神經,可引起神經痛;轉移到大腦里面就會引起頭痛。
第二類是癌癥治療引起的疼痛。癌癥的治療過程(放療、化療、手術等)也會導致疼痛的發生,盡管是治療引起的,但醫學上也把它歸結為癌痛的范疇。
此外還有一種“癌癥無關性疼痛”。患者得了癌以后,身體逐漸變得虛弱,正常的抗病能力、抗痛能力都會降低。正常人不能感知到的一些輕微的疼痛,在癌癥患者身上往往會表現很劇烈,這類疼痛就叫做癌癥無關性疼痛,通常也會放在癌痛的范圍內進行治療。
癌痛的程度是怎么劃分的?
疼痛按照常規的分類可以分為輕度癌痛、中度癌痛、重度癌痛。
● 輕度癌痛
就是患者感覺到有點疼,但是這種疼并不影響患者吃飯、睡覺,不影響日常工作、生活和生命質量。患者的表現也不相同,有的人痛感明顯一點,有的不太明顯;有的人是經常會感到疼,有的是隔三差五才感到疼。
● 中度癌痛
如果患者的疼痛影響了睡眠,就屬于中度癌痛。患者好不容易睡著了,過一會兒被疼醒了,或者反復地睡著、疼醒。但凡影響到睡眠質量的,或者讓人難以入睡的疼痛,至少是中度的疼痛。
● 重度疼痛
中度疼痛的患者會因為疼痛徹夜難眠,整晚上睡不著覺。
癌痛治療是越早越好嗎?如果忍著不治療有什么影響?
癌痛是由癌癥觸發的疾病,國際上已經把癌痛當做一個獨立的疑難疾病來治療,不可以期待著癌癥好了,癌痛能自然消失。現實生活中有非常多的患者,癌癥控制得很好,但是疼痛卻非常頑固。
一旦有了癌痛,它的治療時機是越早越好,有了疼痛就必須控制。如果你不抗擊癌痛,最后癌痛將會擊垮你。舉個例子,假設患者得了惡性程度很高的癌癥,比如食道癌、胰腺癌、胰頭癌等,至少有半年或者一年以上的時間要與疾病做斗爭。但是一個惡性的、極度嚴重、讓患者徹夜難眠的疼痛,可能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就可以把人從精神到軀體完全摧垮。所以,忍住疼痛不治,將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生存質量產生巨大的影響。
現在的醫學理念中,抗痛本身就是抗擊癌癥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能只是用放療、化療、手術等治療癌癥本身。治療癌癥有很多團隊,放療科的放療團隊,腫瘤內科的化療團隊,外科的手術團隊,還應該加入疼痛科的疼痛專業治療團隊,共同作戰才有可能使癌癥患者得到康復。
治療癌痛會影響癌癥的治療效果嗎?
很多患者認為,既然癌痛是癌癥引起的,就可以通過疼痛程度來判斷癌癥病情的輕重,治療效果好不好,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錯誤。
第一,雖然大部分癌癥會疼,但是有的癌癥不疼。此外,癌痛的程度跟癌癥病情的嚴重程度有一定的關系,但并不是成正比的。
第二,現代醫學有多種手段可以監測到疾病的發展情況,并不是單獨以疼痛的程度來判斷病情進展與否。
國內外有很多臨床實踐和科學實驗表明,科學的癌癥治療方案,加上良好、規范的疼痛治療,遠比只治癌不治痛效果好。對患者來說,不僅生命質量可以提高,而且生存期會延長很多。所以說,治療癌痛對癌癥患者有積極的作用,不會起到反面效果。
【關于日本就醫網】
日本就醫網致力于為國內患者提供專業的跨境醫療,可安排日本專家為患者診療,日本名醫的診療意見、遠程會診等價值服務,長期為腫瘤等慢性病患者提供綜合的診療咨詢服務,并提供病歷整理翻譯、日本醫療簽證身元擔保、醫療翻譯陪同、醫療費用代理支付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