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egceo"></samp>
  • <strike id="egceo"></strike>
  • 日本就醫網

    脂肪代謝調節

    日本就醫網 2022-06-15 14:05:07發布

    腫瘤惡液質是一種復雜的綜合征,涉及嚴重的糖類、脂類和炎癥介質等代謝失衡,20%~30%的腫瘤患者因惡液質直接導致死亡。

    脂類是脂肪和類脂的統稱。脂肪是甘油和各種脂肪酸所形成的甘油三酯。類脂是人類在某些理化性質上與脂肪類似的物質,包括磷脂和類固醇。

    脂類的生理功能

    (一)供能和貯能

    每克脂肪完全氧化可釋放37. 8kJ(9kcal)能量,是人體最豐富的能量來源,同時也是體內能量的貯存庫。人體的能量來源除供生理代謝及體力活動所需之外,多余的部分則轉化成脂肪,貯存于皮下或體內臟器之間,必要時可為機體提供能量。體內貯存脂肪的含量是可變的,依個體能量攝入和消耗情況而定。

    (二)構成身體組織和細胞的重要成分

    皮下脂肪、腹腔內和內臟周圍脂肪均為貯能脂肪。健康人體有一個正常的體脂含量,女性體內脂肪含量高于男性,一般體脂含量成年女性為20%~25%,成年男性為15%~20%。脂類中的類脂成分(如磷脂和膽固醇)是多種組織和細胞的構成成分,有時也稱為結構脂肪,它們在體內含量一般是相對固定的。這些類脂成分與蛋白質結合成脂蛋白,參與構成細胞膜、核膜、線粒體膜和內質網膜等,與細胞的正常代謝和生理活動密切相關。此外,膽固醇在體內可以轉化生成膽汁酸鹽、維生素D3、腎上腺皮質激素以及性激素等多種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類固醇化合物。

    (三)提供必需脂肪酸

    必需脂肪酸在人體內具有特殊的生理作用,是維持人體健康必不可少的成分。它們多以脂肪形式存在于食物中,因此只有通過攝入脂肪,機體才能獲得必需脂肪酸。

    脂肪酸按營養角度分類

    (1)非必需脂肪酸是機體可以自己合成,不必依靠食物供應的脂肪酸,它包括飽和脂肪酸和一些單不飽和脂肪酸。

    (2)必需脂肪酸是人體健康和生命所必需的,但機體自己不能合成,必須依賴食物供應,包括n-6系列的亞油酸和ω-3系列的α-亞麻酸。

    (四)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

    脂溶性維生素A(β-胡蘿卜素)、D、E和K只有溶解在脂肪中才能被機體吸收利用,故脂肪充當了這些脂溶性維生素的溶劑和載體,參與其吸收與利用過程。脂肪長期攝入不足,會影響機體對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導致脂溶性維生素缺乏癥。

    (五)保護作用

    脂肪的不導熱性可以防止體溫散失過快,起到保溫作用。脂肪是人體內臟器官的支持和保護層,它可緩解機械沖擊、減少臟器之間的摩擦和振蕩,起到保護內臟器官的作用。內臟周圍的脂肪組織還對內臟起固定作用,如腎臟周圍的脂肪太少,就容易發生腎下垂。此外,脂肪對肌肉、關節等也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六)增加飽腹感

    一方面脂肪富含能量,可作為一種濃縮食物;另一方面脂類在胃中停留時間較長,因此可增加飽腹感,使人不易饑餓。

    上一篇

    如何補充蛋白質

    ?1 提高蛋白質(供給量)比例由于腫瘤惡液質的特征是蛋白質減少,所以直接提高飲食的蛋白質比例是自然而然的想法。HoVW等報道了高蛋白喂養對......
    下一篇

    腫瘤條件下的脂肪代謝

    ?流行病學和既往研究資料表明脂肪的攝入與結腸癌、直腸癌、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的危險成正比。高脂膳食引發肺癌的可能機制包括脂肪酸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