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梗阻的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是MBO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對于可切除的腫瘤,應選擇手術治療力爭切除腫瘤,延長其生存期;而對于晚期不可切除的腫瘤,手術治療可以有效緩解癥狀,改善生存質量。但手術治療必須基于對于患者利大于弊的基礎上,對于某些腸梗阻患者來說,手術治療可能是最佳的選擇手段,但對于另外一些晚期腫瘤患者,手術不但沒有治療作用,反而會給患者帶來額外的痛苦和負擔。手術的對象,應為身體狀態較好,腫瘤進展緩慢,預計生存期大于6個月的患者,但是對于這些指征的把握,尤其是營養狀態、身體狀態以及腫瘤負荷的評估,目前仍存在挑戰。對于惡性度較高的腫瘤導致的MBO,腹部手術的作用仍不明確。有研究顯示,手術治療的癥狀緩解率42%~85%,但并發癥發生率為9%~90%,死亡率9%~40%,復發率10%~50%,而且MBO復發率高,因此,對于這樣的患者是否需要手術干預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1.手術治療的適應證及禁忌證手術治療的目的已由原先的治愈轉變為減輕癥狀,以更好的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手術治療的適應證包括:①機械性梗阻和(或)腫瘤局限;②單一部位梗阻,有可能在進一步化療及抗腫瘤治療中獲益的患者;③可完全切除腫瘤,從而解除梗阻病因的患者; ④絞窄性腸梗阻,一旦診斷就應立即手術治療,即使患者生命體征不平穩,也許先行腸外置術,待病情好轉后再行吻合術。
根據2007惡性腫瘤合并腸梗阻治療的專家共識,手術的禁忌證包括絕對禁忌證以及相對禁忌證。絕對禁忌證包括:近期開腹手術證實無法進一步手術;既往腹部手術顯示腫瘤彌漫性轉移;累及胃近端;影像學檢查證實腹腔內廣泛轉移,并且造影發現嚴重的胃運動功能障礙;觸及彌漫性腹腔內腫物;大量腹水,引流后復發。相對禁忌證包括:有腹腔外轉移產生難以控制的癥狀(如呼吸困難);腹腔外疾病(如廣泛轉移、胸水);一般情況差;營養狀態較差(如體重明顯下降,甚至出現惡液質,明顯低蛋白血癥);高齡;既往腹腔或盆腔放療。
2.手術術式的選擇一般來說,直腸惡性腫瘤導致的急性MBO仍然多數經由外科干預,干預方式主要為手術胃腸減壓、原位腫瘤切除等姑息手段,由于病情急重,病死率較高,臨床效果不佳。單純的腫瘤切除不一定是MBO患者急診手術的最佳選擇,需更多的考慮其他姑息治療手段。急診手術術式包括:單純結腸切除術、一期切除吻合術、腸道灌洗術、結腸次全切除術、原位梗阻部位切除且終端造痿術。其中Hartmann術式最為安全,但手術難度高,同時有再次手術封閉痿口的可能,尚不能廣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