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標記于肺癌檢測與診治
腫瘤標記異常不代表罹患肺癌, 那么, 抽血檢驗腫瘤標記到底有什么臨床意義呢?以下針對幾種狀況來說明一一
狀況一 :健康檢查結果發現腫瘤標記值異常偏高。
解讀:如果本身沒有任何不適癥狀, 經由例行性健康檢查發現Cyfra 21-1、CEA、CA125、CA199、SCC與NSE中的任何一項或多項檢驗值偏高,請務必就醫再重復一次該項不正常的檢驗,由醫師針對與異常腫瘤標記有 關的各種癌癥評估風險,并進行檢查,除此之外,請照一組正面、側面的胸部X光片,必要時甚至進行胸部電腦斷層掃描,以作為判斷是否罹患肺癌的依據。
若所有檢查均無異常, 間隔2個月后, 再重復檢查一次腫瘤標記, 若腫瘤標記值明顯變低或維持不變, 可暫不做檢查, 定期追蹤;若仍持續增高,則身體隱藏癌癥危機的可能性大增,宜安排更深入詳盡的檢查以找出潛在病因。
狀況二:老煙槍、 長期吸二手煙或有家族病史、 結核病史、 從前有過胸腔疾病且胸部X光顯示肺部有瘢痕等的肺癌高危險人群, 腫瘤標記檢查結果異常。
解讀:這類患者檢驗發現腫瘤標記值異常, 處理原則與狀況一相同。 唯胸部影像檢查部分, 除X光檢查外, 最好進一步接受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檢查,追蹤原則也與狀況一相同。
狀況三:有咳嗽、 咯血、 體重下降等癥狀, 胸部×光顯示疑似肺癌病灶, 或是已診斷確定罹患肺癌的患者, 由醫師決定做腫瘤標記檢查。
解讀:不論是高度懷疑可能罹患肺癌的患者, 或是已經確診, 甚至曾經接受過手術、 化學藥物或放射線等各類治療的肺癌患者, 醫師安排做腫瘤標記檢查的目的,通常兼具協助診斷與病情追蹤兩項,也就是說一方面可以作為確診、 判斷疾病嚴重度的參考依據, 同時, 也可以依療程中各個階段(如各種治療前、后)腫瘤標記值的變化, 了解治療成效并借以判斷患者預后的好壞。
腫瘤標記雖非絕對必要的檢查項目, 但在癌癥的診斷、 追蹤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 運用得宜是一項高深的醫療技術, 而是否需要做這樣的檢查、 又該抱持怎樣的態度面對結果, 相信在對腫瘤標記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后, 也能做出較佳的判斷, 更懂得如何與醫師溝通及向他們請教問題。